facebook join_line sendemail
title

粿的諺語

「拜粿有傢伙」

  「炊粿」是一種經濟能力的象徵, 若當年能夠「炊粿拜拜」那就表示家運至少是還可以。

「目賙看在粿,腳踏在火」

  在台灣民間,逢年過節的時候,一般人家都會做粿來做為祭拜的供品。以前煮飯炊粿都是用灶,用柴燒。炊粿燒柴的時候,為保持通風並能控制火勢的大小,主婦們通常會把灶裡多於的火燼和未燒完的柴清出來,放在灶前或灶旁。當粿炊熟的時候,如果只看著灶上的粿,就急著想拿來吃,一不小心,很容易地就會把腳踏在灶邊剛從灶裡清出來而尚未熄滅的火燼堆上,腳便會被燙傷。因此,「目賙看在粿,腳踏在火」這句諺語被用來勸人作人處事要小心謹慎,千萬別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,而忽略了周遭的安全與情況,使自己身陷險境。

「三日無餾 爬上樹」

  餾,把隔日的粿重新蒸熱,避免粿的變質,延長保存期限,台語叫「餾」。 古時候沒有冰箱可以冷藏,除了甜粿可以放久一點之外,其他未吃完的粿,最慢到第三天都要把粿重蒸、再餾一下,否則粿會發酸腐壞。

  把舊事重提、把學過的知識重新溫習,和把粿重蒸的性質相似,所以「三日無餾爬上樹」的「餾」字被引喻為溫習練習之意。

  至於「爬上樹」是比喻所讀所學的的東西,如不像餾粿那樣常常餾,常加溫習練習,就會像那些松鼠猴子的飛爬上樹,很快就逃走不見一樣,不到三天便會全部忘光。

  故此句諺語的含意與孔子所言:「溫故而知新」的意思一樣,強調為學須常加溫習練習的重要,正所謂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?」

「粗人昧做得幼粿」

  傳統上做粿需磨米.炊煮等多道工序,煩瑣又累人,而粗魯又沒耐性的人可能無法仔細用心做每一道工序,也因而做不出好吃的年糕.

阿婆仔炊粿」─倒塌(倒凹、倒貼)

舊柴灶好燃火,舊籠床好炊粿」

  舊的東西用起來,比較順手好用。請人做事,熟練的老手,較可靠。

歹粿要會甜,好歹查某要會生 

  在那物質不豐的年代,能夠做出具有甜味的「粿」 那就表示經濟較過得去,生活比較順遂,因此, 粿」做得好不好的關鍵不在於外觀、 顏色,而是要夠甜的「粿」才算是成功的「粿」。

 

 
  • 買東門粿
    買東門粿
  • 炊粿六十年
    炊粿六十年
  • 木竹蒸籠炊蒸
    蒸籠炊蒸
  • 粿店Line帳號
    LINE帳號
  • 粿店facebook專頁
    facebook專頁
 
蒸籠蓋